歐美新政灼傷企業
早在2009年上半年,美國曾就玩具相關標準在杭州蕭山舉行聽證會。
兩年之后,政策過渡期結束。8月14日,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消費品**委員會開始對兒童玩具中的鉛含量標準進行調整。輸美兒童產品中的鉛含量上限由原來的300PPM降低至100PPM,這是繼2009年以來美國第三次加嚴兒童用品鉛總量限制。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相關程序,美國提前通報了其八個州九項新標準,然后召集相關方舉行聽證會。
今年7月20日,被業界稱為“史上*嚴苛”的歐盟玩具**新指令正式開始實施,新標準對玩具的機械、物理、化學性能均提出了嚴格要求,重金屬的限制由8種增加為19種,66種過敏性香料的使用明確限制。
然而,對于我國玩具企業來說,不止歐美提高了標準。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也紛紛出臺一系列新的保護措施,提高了玩具準入門檻。
業內人士說:“這些國家標準不同,對于我國玩具企業來說,根本沒有話語權,企業大量利潤就這樣被消耗掉了。”
據悉,我國目前執行的玩具標準是2004年10月正式實施的《國家玩具**技術規范》,此標準與此前歐美標準在有害元素可遷移限量上的技術指標是等同的。
然而,標準實施后的影響顯而易見。根據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調查顯示,按照新指令,煙臺市僅有3家玩具企業符合標準能正常出口。
“《指令》的實施,對于國內玩具企業的影響不言自明。”就*簡單的木質積木玩具而言,原檢測木質主體和表面漆即可,現在還需要檢測紡織原料、假發、皮革等材質,檢測成本將大大增加。
相關企業初步測算,企業成本至少增加17%。
多個國家出臺新的**標準對于中國玩具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直飽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漲之痛的玩具企業早已經傷痕累累。
7月,曾為世界**大玩具品牌代工廠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倒閉,坊間一片嘩然。
針對玩具標準不斷調高的大趨勢,專家表示,企業可以選擇符合歐美標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來作為合作方,使得企業產品順利出口到歐美市場。
產業結構亟待升級
面對歐美等先后實施新的玩具指令,中國玩具產業面臨的挑戰無疑是**的。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就歐盟新規對國內2000家輸歐玩具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80%的企業認為新規會導致玩具出口的減少,僅有20%的大中型企業認為新規將帶來新的機遇。
與此同時,對于以外銷為主的玩具行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由于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壓力,導致我國玩具出口企業“兩頭受氣”,利潤空間大大被壓縮。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諸多行業一直以來以采用“三來一補”的OEM發展模式,自主品牌企業嚴重不足,在當前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玩具企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
更令國內玩具企業想不到的是,連續多個國家提高玩具行業標準,矛頭紛紛對準了中國玩具產業,令已經飽受成本之困的玩具企業再次陷入困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歐美先后實施新規,對于國內玩具產業來說,可以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玩具企業應向**、高附加值轉型升級。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玩具產業升級已經箭在弦上。
東莞奧通儀器是一家集設計、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玩具儀器檢測設備企業,主要生產玩具**性能測試儀、模擬環境測試儀、拉力扭力測試儀等,產品內銷為主,主要銷往國內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