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工業報*近的消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先生表示,借助于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今年儀器儀表全行業的主營收入利潤率將超過8.5%,將有可能創歷史新高。
分析:產銷增幅高于預期同比緩慢回落
今年上半年儀器儀表行業的骨干企業產銷和訂單表現良好,整個行業運行上來說要比預期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持續高速增長的環境監測儀器的產銷同比增幅驟降至一位數的低域,與國家重點強調的環保政策背道而馳。
對此狀況,奚家成分析原因有二,首先“十一五”環保項目接近收尾,而“十二五”新項目尚未啟動或投資未到位;其次,該類產品的進口大幅增長。
談及利潤,奚家成指出,目前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同比增幅已自去年的高點明顯回落,而且其降幅大于產銷。前兩年各項費用增幅遠低于產銷增幅的狀況已經結束,財務費用、庫存、應收賬款、管理費用等都在上升,虧損企業數量以及虧損額度分別上升了5.5%和24.4%??傮w上,大部分企業經濟狀況正常,利潤還在上升,但增幅比上年低。
“利潤環比在4月份曾出現了負增長,達到-11.3%,但到5、6月已經轉正向上,”他告訴記者說,上半年多數企業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利潤增幅,特別是重點骨干企業,并沒有出現經濟財務明顯惡化的情況。截至6月底,全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已經回升至8%以上,繼續保持了在制造業中的**地位。
進出口同比增幅雙雙回落
在進口方面,行業的進口同比增幅已自年初的高點30.5%降為10.9%,環比升降不定,月度進口額在31億美元左右波動,其中,進口增幅較大的為實驗室分析儀器、醫療儀器和試驗機,分別為45.1%、44.2%和71.9%。
出口同比增幅從去年11月份的34%降為15.4%,月出口額在15億~16億美元間窄幅波動,出**貨值同比增幅已由2010年11月的25.7%降為13.3%,在全行業銷售產值中的占比已由30%左右的高點降為18.7%。
“雖然由于國際市場疲軟,出口增幅下降,但行業的出口結構優化取得了進展,”奚家成舉例說,例如技術含量較高的分散型控制設備同比增長為97.5%,今年還將**超過一億美元;作為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大宗商品電度表在國際市場上占比較大,以往長期大量出口的磁電式已經被電子式代替,平均單價提高了約一倍,“今年的出口金額有望超過4億美元”。
公司上市速度加快業內重組見效
據介紹,儀器儀表行業去年一年上市了17家企業,占前20年上市總數的29.8%。
在上市速度加快的同時,業內兼并重組也頗有成效。 奚家成還透露說,目前行業中還有數十家企業正在積極準備上市,而這無疑將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
預測篇:全年產銷增幅將高于預期
對于下半年,奚家成提出了幾點預測,受上年基數及季節性因素等影響,下半年的產銷環比將波動向上,同比將逐步向下。
奚家成解釋說,上半年企業的庫存同比上升,說明上年同期恢復性增長的旺銷已經告一段落,但庫存**值并沒有大幅增長,這也說明行業并未過熱,需求產銷正在逐漸回歸常態,不會像有些行業那樣大幅波動。
“受企業‘雙過半’的推動,6月份產銷創今年高點后,7、8月將回落,在9、10月份又小幅回升,年末不會再重現上年的大幅‘尾翹’,”他認為,預計全年同比增幅將超過年初預期的15%,達20%左右,比上年增幅回落約10個百分點,處于正常平穩增長區域。
基于上半年產銷同比增幅下降了3個百分點,但利潤同比增幅下降了18個百分點,奚家成認為,下半年利潤同比增幅下降快于產銷的趨勢仍會繼續,但降幅差將逐漸縮小,也就是說,利潤與產銷的同比增幅逐漸接近,并將成為常態,“預計今年利潤同比增幅將在20%左右”。
前兩年利潤的超常規增長,主要緣于恢復性增長的規模效應,“但今年不同”。他強調說,在成本上升,需求增長趨緩的經濟環境中,多數企業仍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利潤增長。同時,由于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全行業主營收入的利潤率將超過8.5%,有可能創歷史新高,接近9%,保持其在制造業中的**地位。
全年進出口逆差將超160億美元
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進出口增勢趨緩,預計下半年進出口月環比將在一位數的區域內波動,同比增幅在10%~15%。
奚家成判斷說,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啟動,特別是環境保護、食品**、核電振興新興產業等專項的實施,預計年末或明年初**儀器及檢測控制裝備的進口將進一步上升,全年進出口逆差將超過160億美元。
除此之外,上半年“三資”企業產銷增幅低于本國企業的狀況在下半年還將延續。
由于“三資”企業出口占總產銷約40%,因此,國際市場的低迷將拉大其與本國企業的增幅差距。同時,由于進口增幅下降,本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預計將上升3個百分點。
目前,各行業的“十二五”規劃逐步確定,與儀器儀表行業有關的規劃、**工程、專項等也將陸續啟動。“‘十二五’對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業的關注度和扶持力度比‘十一五’大,這將對行業的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產生重大影響。”奚家成說,有關企業和單位都已經開始積極配合工作,但由于*早的項目啟動預計在四季度,因此其對行業發展的實質性作用將從明年開始。